![]() |
![]() |
集礦山及發電廠機電產品及流體傳動控制裝備的研
究、開發、生產加工和銷售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質量第一 誠信經營 優質服務
|
![]() |
7*24小時服務熱線:
0516-83318658
|
液壓與氣壓傳動相對于機械傳動來說是一門新興技術。從1795年世界上第一臺水壓機誕生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但液壓與氣壓傳動在工業上被廣泛采用和有較大幅度的發展是20世紀中期以后的事情。在工程機械、冶金、軍工、農機、汽車、輕紡、船舶、石油、航空和機床行業中,液壓技術得到了普遍的應用。隨著原子能、空間技術、電子技術等方面的發展,液壓技術向更廣闊的領域滲透,發展成為包括傳動、控制和檢測在內的一門完整的自動化技術,F今,采用液壓傳動的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如發達國家生產的95%的工程機械、90%的數控加工中心、95%以上的自動線都采用了液壓傳動。
隨著液壓機械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液壓元件應用數量急劇增加,元件小型化、系統集成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特別是近十年來,液壓技術與傳感技術、微電子技術密切結合,出現了許多諸如電液比例控制閥、數字閥、電液伺服液壓缸等機(液)電一體化元器件,使液壓技術在高壓、高速、大功率、節能高效、低噪聲、使用壽命長、高度集成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無疑,液壓元件和液壓系統的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試驗(CAT)和計算機實時控制也是當前液壓技術的發展方向。
人們很早就懂得用空氣作為工作介質傳遞動力做功,如利用自然風力推動風車、帶動水車提水灌田,近代用于汽車的自動開關門、火車的自動抱閘、采礦用風鉆等。因為空氣作為工作介質具有防火、防爆、防電磁干擾,抗振動、沖擊、輻射等優點,近年來氣動技術的應用領域已從汽車、采礦、鋼鐵、機械工業等重工業迅速擴展到化工、輕工、食品、軍事工業等各行各業。和液壓技術一樣,當今氣動技術亦發展成包含傳動、控制與檢測在內的自動化技術,作為柔性制造系統(FMS)在包裝設備、自動生產線和機器人等方面成為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由于工業自動化以及FMS的發展,要求氣動技術以提高系統可靠性、降低總成本與電子工業相適應為目標,進行系統控制技術和機電液氣綜合技術的研究和開發。顯然,氣動元件的微型化、節能化、無油化是當前的發展特點,與電子技術相結合產生的自適應元件,如各類比例閥和電氣伺服閥,使氣動系統從開關控制進入到反饋控制。計算機的廣泛普及與應用為氣動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前景。社會需求永遠是推動技術發展的動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適應環保需求,機電一體化,高可靠性等是液壓氣動技術繼續努力的永恒目標,也是液壓氣動產品參與市場競爭是否取勝的關鍵。為了適應這些目標和滿足用戶的需要,現代液壓氣動產品發展呈如下主要趨勢。液壓與由于液壓技術廣泛應用了高技術成果,如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磨擦磨損技術、可靠性技術及新工藝和新材料,使傳統技術有了新的發展,也使液壓系統和元件的質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盡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紀的液壓技術不可能有驚人的技術突破,應當主要靠現有技術的改進和擴展,不斷擴大其應用領域以滿
氣動技術是以壓縮空氣為介質來傳動和控制機械的一門專業技術。由于它具有節能、無污染、高效、低成本、安全可靠、結構簡單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各種機械和生產線上。過去汽車、拖拉機等生產線上的氣動系統及其元件,都由各廠自行設計、制造和維修。
氣動技術應用面的擴大是氣動工業發展的標志。氣動元件的應用主要為兩個方面:維修和配套。過去國產氣動元件的銷售要用于維修,近幾年,直接為主要配套的銷售份額逐年增加。國產氣動元件的應用,從價值數千萬元的冶金設備到只有1~2百元的椅子。鐵道扳岔、機車輪軌潤滑、列車的煞車、街道清掃、特種車間內的起吊設備、軍事指揮車等都用上了專門開發的國產氣動元件。這說明氣動技術已“滲透”到各行各業,并且正在日益擴大。
我國的氣動工業雖然達到了一定規模與技術水平,但是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甚大。我國氣動產品產值只占世界總產值的1.3%,僅為美國的1/21,日本的1/15,德國的1/8。這與10多億人口的大國很不相稱。從品種上看,日本一家公司有6500個品種,我國只有它的1/5。產品性能和質量水平的差距也很大。
由于氣動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各行業的自動裝配和自動加工小件、特殊物品的設備上,原有傳統的氣動元件性能正在不斷提高,同時陸續開發出適應市場要求的新產品,使氣動元件的品種日益增加,其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功耗更低.在電子元件、藥品等制造行業中,由于被加工件體積很小,勢必限制了氣動元件的尺寸,小型化、輕型化是氣動元件的第一個發展方向。國外已開發了僅大姆指大小、有效截面積為0.2mm2的超小型電磁閥。能開發出外形尺寸小而流量較大的元件更為理想。為此,相同外形尺寸的閥,流量已提高2~3.3倍。有一種系列的小型電磁閥,其閥體寬僅10mm,有效面積可達5mm2;寬15mm,有效面積達10mm2等。
國外電磁閥的功耗已達0.5W,還將進一步降低,以適應與微電子相結合。
氣源處理組合件,國內外大多采用了積木式的砌塊結構,不僅尺寸緊湊,而且結合、維修都很方便。
執行元件的定位精度提高,剛度增加,活塞桿不回轉,使用更方便.為了提高氣缸的定位精度,附帶制動機構和伺服系統的氣缸應用越來越普遍。帶伺服系統的氣缸,即使供氣壓力和所負的載荷變化,仍可獲得±0.1mm的定位精度。
在國際展覽會上,各種異型截面缸筒和活塞桿的氣缸甚多,這類氣缸由于活塞桿不會回轉,應用在主機上時,無須附加導向裝置即可保持一定精度。此外還開發了不少帶各種導向機構的氣缸和氣缸滑動組件,例如具有兩根導向桿的氣缸、雙活塞桿雙缸筒氣缸等。
氣缸筒外形已不限于圓形、而是方形、米字形或其它形狀,在型材上開了導向槽、傳感器和開關的安裝槽等,讓用戶安裝使用更方便。
多功能化,復合化.為了方便用戶,適應市場的需要開發了各種由多只氣動元件組合并配有控制裝置的小型氣動系統。如用于移動小件物品的組件,是將帶導向器的兩只氣缸分別按X軸和Z軸組合而成。該組件可搬動3kg重物,配有電磁閥、程控器,結構緊湊,占有空間小,行程可調整。又如一種上、下料模塊,有七種不同功能的模塊形式,能完成精密裝配線上的上、下料作業,可按作業內容將不同模塊任意組合。還有一種機械手是由外形小并能改變擺動角度的擺動氣缸與夾頭的組合件,夾頭部位有若干種夾頭可選配。
與電子技術結合,大量使用傳感器,氣動元件智能化.帶開關的氣缸國內已普遍使用,開關體積將更小,性能更高,可嵌入氣缸缸體;有些還帶雙色顯示,可顯示出位置誤差,使系統更可靠。用傳感器代替流量計、壓力表、能自動控制壓縮空氣的流量、壓力,可以節能并保證使用裝置正常運行。氣動伺服定位系統已有產品進入市場。該系統采用三位五通氣動伺服閥,將預定的定位目標與位置傳感器的檢測數據進行比較,實施負反饋控制。氣缸較大速度達2m/s、行程300mm時,系統定位精度±0.1mm。日本試制成功一種新型智能電磁閥,這種閥配帶有傳感器的邏輯回路,是氣動元件與光電子技術結合的產物。它能直接接受傳感器的信號,當信號滿足指定條件時,不必通過外部控制器,即可自行完成動作,達到控制目的。它已經應用在物體的傳送帶上,能識別搬運物體的大小,使大件直接下送,小件分流。
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從近幾年的氣動技術國際標準可知,標準不僅提出了互換性要求,并且強調了安全性。管接頭、氣源處理外殼等耐壓試驗的壓力提高到使用壓力的4~5倍,耐壓時間增加到5~15min,還要在高、低溫度下進行試驗。如果貫徹這些國際標準,國內的缸筒、端蓋、氣源處理鑄件和管接頭等都難達到標準要求。除耐壓試驗處,結構上也作了某些規定,如氣源處理的透明殼外部規定要加金屬防護罩。
氣動元件的許多使用場合,如軋鋼機、紡織流水線等,在工作時間內不能因為氣動元件的質量問題而中斷,否則會造成巨大損失,因此氣動元件的工作可靠性顯得非常重要。在航海輪船上,使用的氣動元件不少,但能打進這個領域的氣動元件廠不多,原因是其對氣動元件的可靠性要求特別高,必須通過有關國際機械的認證。
向高速、高頻、高響應、高壽命方向發展.為了提高生產設備的生產效率,提高執行元件的工作速度勢在必行,F在我國的氣缸工作速度一般在0.5m/s以下。根據日本專家預測,五年以后大部分的氣缸工作速度將提高到1~2m/s,有的要求達5m/s。氣缸工作速度的提高,不僅要求氣缸的質量提高,而且結構上也要相應改進,例如要配置油壓吸震器以增加緩沖效果等。電磁閥的響應時間將小于10ms,壽命提高到5000萬次以上。美國有一種間隙密封的閥,由于閥芯懸浮在閥體內,相互不接觸,在無需潤滑下,壽命高達2億次。
普遍使用無油潤滑技術,滿足某些特殊要求.由于環境污染以及電子、醫療、食品等行業的要求,環境中不允許有油,因此無油潤滑是氣動元件的發展趨向,同時無油潤滑可使系統簡化。歐洲市場上油霧器已屬淘汰的產品,普遍做到了無油潤滑。此外,為了滿足某些
特殊要求,除臭、除菌和精密過濾器正在不斷開發,過濾精度已達0.1~0.3μm,過濾效率已達99.9999%。
針對某些特殊要求,改進和開發氣動產品,即可占領一塊市場,獲得不小的經濟效益,這已被大家共識。濟南華能氣動元器件公司為鐵路編組和輪軌潤滑的特殊要求開發了氣缸和閥,受到了鐵道部門的關注。
使用新材料,與新技術相結合.國外開發了膜式干燥器,該干燥器利用高科技的反滲析薄膜濾去壓縮空氣中的水分,有節能、壽命長、可靠性高、體積小、重量輕等特點、適用于流量不大的場合。
以聚四氟乙稀為主體的復合材料制造的氣動密封件能耐熱(260℃),耐寒(-55℃)和耐磨,其使用場合越來越多。
為了提高質量,真空壓鑄、氫氧爆炸去毛刺等新技術正在氣動元件制造中逐步推廣。
便于保養、維修和使用.國外正在研究使用傳感器實現氣動元件及系統具有故障預報和自診斷功能。
從上述的氣動技術發展方向可知,在氣動產品的開發上我們有許多工作可做。任何一個氣動元件廠,即使其規模不大,只要突破一個方面,并保持技術領先,就可以在市場上占一席之地,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生存和發展。
徐州中礦長安科技有限公司
24小時服務熱線
0516-83318685
|